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美韓FTA簽了


美國總統歐巴馬 (左一)12 日晚在華府地區極負盛名的韓國館子「又來屋」非正式宴請南韓總統李明博 (右二),時值美國國會通過美韓FTA,席間舉座甚歡。歐巴馬不太和外國領袖親近,但和李明博幾乎無話不談,不拘言笑。他13日在白宮以國宴招待李明博。
(歐新社)
美國國會12日一口氣通過對南韓、哥倫比亞、巴拿馬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結束美國長達四年的對外貿易協定荒旱,也給白宮和國會一個機會,顯示連年惡鬥的府會還是能夠合作刺激經濟和促進就業。
美國目前和17個國家簽有FTA。今天通過的三項FTA仍然需要好幾個月的處理,才能生效。媒體報導,南韓國會可望本月批准對美FTA。
三項FTA中,以南韓FTA最重要。美韓去年雙邊貿易額880億美元,美哥是270億美元,美巴是64億美元。
參眾兩院12日快馬加鞭,三項FTA幾乎都克服反對的聲浪,輕騎過關。白宮表示,這三項FTA能使美國每年增加130億美元出口,並且支撐數萬美國人就業。其中,美國的第七大貿易夥伴、全球第13大經濟體南韓,將能支撐美國七萬個工作。歐巴馬總統形容三案通過是「美國勞工和企業的重大勝利」,期盼在這些協定上簽字。
這些FTA將降低或取消美國出口品在這三國面臨的關稅,並且增進美國在這些國家的投資空間。支持者表示,三國出口美國的產品都已享受近乎零關稅的待遇,三項FTA將能大幅提升美國產品的競爭力。
美國-南韓FTA是美國1994年和墨西哥與加拿大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來貿易額最大的FTA。美國上次簽FTA,是2007年和秘魯。
布希時代的美國貿易代表、共和黨籍眾議員波特曼說:「這陣子,兩黨都挺的案子不多。今天通過的FTA顯示,共和黨和民主黨人都明白,在1400萬美國人失業的今天,我們必須做點事來推動我們的經濟。」
美國行政部門表示,美國對南韓的出口額將年增一百億美元,抵消目前南韓對美國的一百億美元出超。五年內,美國95%消費品和工業產品在南韓將享零關稅。


【2011/10/13 聯合晚報】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春去秋來 兩岸九談投保未達陣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自第6次江陳會延簽至今,確定無法在第7次江陳會簽署。從今年初春談到深秋,兩岸投保團隊平均每月辦1次業務溝通,談了9次,因議題複雜,無法在年底前達陣。
兩岸原預定今年上半年簽署投保協議,外界盼了半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賴幸媛6月底在公開場合表示,可望於暑假簽署投保協議。當時曾有媒體開玩笑問,「是小學生的暑假,還是大學生的暑假?」
結果暑假結束、中秋已過,第7次江陳會19日將在天津登場,投保協議卻不在簽署之列。
海峽交流基金會今天上午以新聞稿指出,第7次江陳會將於19日至21日在天津登場,雙方將簽署「核電安全合作協議」。兩岸投保協議則因雙方還需要時間溝通,無法在這次會談中簽署。
行政院長吳敦義曾多次表示,投保協議「簽得早不如簽得好」;總統馬英九10日也對台商表示,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一定要簽得好,不一定要簽得早,否則台商權益不能得到確保,意義也不大。
陸委會下午舉行記者會時,主委賴幸媛針對媒體詢問無法簽署投保協議的原因,則多次強調「不是不簽,是來不及」。
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劉德勳舉例,一般投保協議中沒有人身安全規範,但由於台商非常關心,最後「這部份也放進來」。至於通知家屬和建立通報機制之間該如何連結,業務溝通後談判人員得各自回去檢視目前實務面人身安全通知,還要檢視「陸方、我方操作規範如何」,操作面也要後續處理。
劉德勳指出,兩岸投保協議本身涉及面很廣、專業性很強,現行體制本來就有一些處理的平台和規範,但兩岸都希望在現行體制之外,能找出一條可以強化效果或執行力的平台。
他說,「每次的業務溝通問題都回頭在體系內尋求共同意見,再去思考未來相關規範機制,需要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不是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可以)去完成」。
據了解,大陸業務主管機關數度對台灣談判代表表示,關於人身安全保護,大陸幾經斟酌、衡量兩岸特殊情況,已經提供超過給予美國、日本的條件。
參與兩岸事務人士透露,為洽簽投保協議,兩岸今年在台灣與對岸至少辦了9場業務溝通,最後仍未達成共識,原因就是牽涉議題層面既深且廣,每次業務溝通後,雙方都要把問題各自帶回、整合內部作法,至今未達共識。
因此,在專業的堅持與「要簽得好」的考量下,兩岸投保協議即使談了9次,若未達完善且無法確實保障台商權益,簽署時程也只有再度往後延了。
【2011/10/12 中央社】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投保協議應與七次江陳會脫鉤

原訂去年底第六次江陳會簽署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再經長達九個月的協商,迄今仍未達成共識,七次江陳會舉辦時間也因此一延再延;由此可見兩岸投保協議談判之難,但政府也應思考,由江陳會建立的制度化協商是否該就此被絆住。
在兩岸投保協議中,我方最關切的是人身安全保障和爭端解決機制兩項議題。我方希望當台商遭留置時,陸方應在24小時內通知或通報;在投資保護方面,我方要求大陸基於公共利益而要徵收台商土地等不動產時,須合乎公平、即時和合理補償等原則;在爭端解決機制上,包括投資者和投資者之間(P-P)、投資者和政府之間(P-G),我方希望引入國際仲裁,由中立的第三地如香港、新加坡為仲裁地;關於適用對象,我方主張包括直接和經第三地赴大陸投資的自然人或法人、台籍幹部和眷屬,「投資」範圍則涵蓋金錢請求權、智慧財產權、共同承攬,以及投資地主國與投資人訂定的投資契約等。
經過長期協商,適用對象及徵收補償等方面大致符合我方期待,也符合國際間雙邊投保協定的相關規範;至於台商人身自由受限的限時通報,也獲陸方同意,由於國際投保協定鮮有將通報等規定納入協議之例,大陸現行「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也沒有這項規定,而依大陸「刑事訴訟法」,對一般雙邊有領事條約的外國人遭拘留或逮捕時,通知期限為五至七天等,顯示台商在大陸的人身安全保障,實質上已獲得國民待遇,並且是優於外國投資人的待遇。
爭端解決的關鍵則在於仲裁機制。針對P-P的爭端,雙方同意可以仲裁方式解決,投資人也可選擇我方的仲裁機構,但陸方不同意選擇國際仲裁機構。對照國際間投保協定鮮少將P-P爭端解決納入及陸方現行規定,這樣的協商結果差強人意。至於最大爭議點P-G的爭端解決,由於兩岸關係特殊,無法援引國際仲裁,陸方提出友好協商、調解、行政救濟等五個備選方案,比現行台商僅能尋求國台辦的協調機制或陸方的行政救濟方式處理,管道較多元;此外,一般外商在大陸能夠訴諸國際仲裁的項目僅限徵收補償金額,台商可訴諸救濟的事件則包含所有協議規範的事項,涵蓋範圍也較寬廣。不過,友好協商或調解不具強制力,能否發揮實質保障功能,仍令人質疑。
至於陸方關切的項目,則莫過於促進投資,即期待我方放寬投資領域,爭取陸資在台投資享有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我方對於陸方的要求有所顧慮,主要擔心在投保協議中對陸資來台正常化的表述,可能代表將大幅開放投資、貨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市場,因而持保留態度,致協商陷於膠著。
綜上所述,兩岸投保協商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對大陸台商提供的保障也確有優於現況之處,但這些成果相對於外界的期待仍有不小的落差;例如人身自由受限案件通報我方的文字不納入協議文本,僅以新聞稿呈現,恐影響執行效力;通報事由是否包括非刑事案件,也尚待釐清;P-G的爭端解決,則未爭取到與國際接軌的仲裁機制等。
部分台商協會負責人希望儘速簽署,先求有,再求好;但也有人認為簽得早不如簽得好。由於兩岸關係較特殊,協商結果不符預期時,很容易被泛政治化解讀;另方面,立法院本會期時間較短,投保協議簽署後函送立法院備查或審議的程序若不能在本會期完成,勢必面臨法案換屆不連續的問題;再者,七次江陳會已因投保協議未達共識而遲未舉行,導致其他兩岸議題也無法推展,因而投保協議應與七次江陳會脫鉤,讓投保協議在無時間壓力下好好談,也讓制度化協商得以繼續。
【2011/10/05 經濟日報】

人行警告 中美恐爆貿易戰


美國參議院美東時間3日通過人民幣匯率法案的程序性表決。隨即引起中國大陸的強烈反彈。
(美聯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台北時間昨(4)日凌晨通過一項被認為目的是要懲罰中國操縱匯率的法案後,大陸官方隨即做出回應,強調中美貿易失衡問題不在人民幣匯率。大陸央行甚至警告,美國此舉恐將導致雙方爆發貿易戰。美國參議院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管改革法草案」後,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商務部、外交部隨即各自發表新聞稿,傳達北京當局立場。三部會新聞稿內容軟中帶硬,除了說理也擺出強硬姿態。
人行在新聞稿中指出,導致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中美投資和貿易結構不同、儲蓄率和消費率不同、各國在經濟全球化形成的產業鏈分工不同、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合理等等,都是比人民幣匯率更重要的因素。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人行表示,近年來,中國堅持「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的政策,推出增加消費、發展服務業、完善社保、衛生、住房、教育體系等一系列措施,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中國經常專案順差占GDP的比例穩步下降,2007年為10.1%,2009年、2010年分別降至5.2%和5.2%,2011年上半年為2.8%。
人行並強調,大陸去年重啟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靈活性顯著增強。如果考慮國內通膨因素,人民幣實際匯率已大幅度升值,並趨近均衡水準。
人行同時警告,美國參議院通過這項匯率法案,「不僅解決不了美國儲蓄不足、貿易赤字和高失業率等問題,而且可能嚴重影響中國正在進行的匯率改革進程,並可能導致我們不願意看到的貿易戰。」
人行呼籲美國政府、國會和各界人士,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匯率問題進一步升級和貿易保護主義蔓延。
商務部則表示,中美貿易的現狀是全球產業分工和結構調整的結果,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的相當一部分來自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轉移,美國限制高技術產品對中國出口也是重要原因。中國對美國貨物貿易有順差,但服務貿易則是長期逆差。
大陸外交部則重申,「中國將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其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外交部並敦促美國國會從中美經貿合作大局和美國自身利益出發,停止以國內立法手段製造問題向中國施壓,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應當以實際行動為兩國經貿關係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
【2011/10/05 經濟日報】